- 注册时间
- 2012-7-22
- 最后登录
- 2015-9-23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78
- 精华
- 1
- 帖子
- 21
|
如果说民用彩色负片记录了大千世界的艳丽色彩、以良好的层次、反差模拟了现实场景,那么民用专业负片则把这个彩色展现的更鲜艳,层次更完美、反差更适中,模拟展现了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
而电影胶片,我个人认为则把这三项做到了极致!
电影胶片分为日光片和灯光片,分别以D和T后缀在感光度标识,如50D、500T等等;不同色温下选择使用日光片和灯光片,也可加色温镜以适应现场环境光照,如灯光片加85雷登镜可以拍摄日光环境,85镜将色温由5500K降至3200K,灯光片色温为3200K。日光片加80雷登镜可以拍摄灯光环境,80镜将色温由3200K升至5500K,日光片色温为5500K。
从上面日光、灯光、日光片、灯光片不同色温看,如果日光片在灯光下拍摄,不加镜的话,热光源应该会偏橙色,冷光源会偏蓝色,注意这样的偏色应该是整体的偏,和用了滤镜或是灯光片在人造混合光源(热光源和冷光源)下形成的冷暖调不能等同的,不过你也可以不用加镜拍摄灯光环境,就是用闪光灯拍摄,闪光灯瞬间发出的灯光,其色温是5500K,这样也就改变了现场色温以适应日光片,但这样一来,灯光环境下用日光片加镜拍摄应该呈现的影调就被改变了,而且层次也有不同的变化。其实不管是日光还是灯光,其色温也是随着光在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是光源的不同而不同,如日光环境中早晨日出时太阳照耀的地方是低色温,阴处是高色温,傍晚大抵是低色温,中午前后大抵是标准色温,后者或是热光源或是冷光源而呈现低或高色温,前者是低色温,后者是高色温等等,大千世界,色温纷纭.......
实际上根据色温不同选择日光片还是灯光片除技术原因外,个人认为还被电影艺术家用于烘托气氛、强调主题之作用,比如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幸福终点站》,选择的是灯光片拍摄,故事从头到尾都发生在候机大厅里,候机大厅里灯火阑珊、气氛温馨,片子的整个影调呈现浓浓的暖调,这和片子的中心十分贴切;小人物的善良、敦厚、纯朴等等!而惊悚片《断头谷》选择的是日光片,片中的阴暗场景和无时不刻出现的浓雾,使整个影调阴冷,氛围神秘诡异,充分表达了这个故事的惊悚主题。
浓浓的暖调和夸张的冷调是好莱坞大片中常见的影调,它对于影片的气氛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起着与电影对白、电影音乐同样的作用,但这两者我个人认为并不是电影胶片本身的特性;暖调和冷调其实是在不同色温下的表现,这个表现在民用负片里一样可以获得!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电影胶片的强项是其强大的宽容度,这个强大的宽容度在纷纭复杂的光照下得到的丰富的层次、无处不在的细节,或者说是在好莱坞大片中很多的高反差场景里,电影胶片在其暗部、高光下的各种细节的不遗余力的捕捉和适中的反差表现、色彩的真实还原等等!这个纷纭复杂的光照可以是阳光明媚的白天(鲜艳的色彩再现!),也可以是夜晚微弱的现场光(色彩相对准确还原而不呈现过度的饱和!);也可以是晨晖的也可以是夕照(浓浓的暖调或是夸张的冷调以及两者混合的影调和适度的反差!).......另外电影胶卷相比民用负片还有另一优势,即锐度和分辨率,电影胶卷的锐度表现,自不待言!其次同一感光度的电影胶卷和民用负片相比,分辨率明显也优于民用负片,这两个优势,更有助于电影拍摄时对细节的描写和刻画。
电影胶片的宽容度比民用负片宽容度大,这是因为电影胶片不同于民用负片是静态的记录现场,一般选择在较普遍的光照下拍摄,而电影胶片是动态的记录现场;电影拍摄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光照-阴天、艳阳天、雷雨天、阴霾密布、大光比、散射光等等等等(影棚拍摄不在此讨论),电影胶片只有通过更好的宽容度才能更完美的记录现实场景,通过重放,而将现场环境模拟的接近真实的再现在观众眼球中。
散射光下民用负片可做到完整的记录各种细节,但在欠暴、过暴和大光比的场景下,民用负片就参差不齐,暗部、高光细节或多或少,更有在暗部的色彩表现中显得饱和过度,高光的色彩平淡,总之色彩失真,但电影胶片就完全不同,我尝试稍微欠暴下拍摄了一卷250D,感觉在阴天的暗部中相比民用普通负片有更多细节,暗部色彩也没有呈现出饱和过度。
电影胶片的冲洗工艺是ECN-2,民用彩色负片C-41。
C-41工艺冲洗流程简述如下:
显影-漂白-水洗-定影-水洗-稳定-晾干
我用C-41工艺冲洗电影胶片,我省去了稳定一环,采用了我冲洗黑白胶片最后环节的洗洁精去除水渍方式,实际上个人认为彩色胶片冲洗稳定流程其实也是这个作用。
和民用负片不同的地方,电影胶片有一层炭黑层,冲洗之前要除去这层炭黑层,除炭黑层配方:
水(27-38度)------800ml
硼砂-------20.0g
无水硫酸钠--------100g
氢氧化钠----------1.0g
加水至-----------1000ml
电影厂除炭黑是用药液加高压冲洗,这个流程叫Pre-Bath,简称PB。手工冲洗电影胶片是不可能高压冲洗的,但用以上配方的除碳黑液加上清水搅拌也可冲洗得比较彻底,我是这样清除炭黑层的:灌入除炭黑药液浸泡15″并搅拌,倒出,然后数次加入清水搅拌,倒出,这样冲洗后炭黑层被完全清除,我在刚开始冲洗电影胶片时只药液浸泡,没有后续的清水搅拌冲洗,炭黑层不能清除,依然残留在胶片上;实际上除炭黑液搅拌后倒出时根本看不到有炭黑液流出,但当你再次加入清水并搅拌后倒出,你就会看见出来的是浓浓的黑黑的液体。
既然是家庭电影作坊,电影胶片的优势肯定没有100%的展示出来;冲洗受药液保存条件的制约,还受温度稳定性的困扰,最后是扫描仪的优劣,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