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家庄一老电影发烧友建“农家影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论坛纪念章 DIY能手奖章 文笔秀才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4:30: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石家庄一老电影发烧友建“农家影院”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春锐




    燕赵都市报记者 蔡洪坡/文 张航/图
    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们来说,搬着小板凳露天看电影的场景并不陌生。在娱乐方式单调的年代里,露天电影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当年电影的放映机和胶片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日前记者在石家庄藁城区农民张月辉家里,又看到了用放映机放映的老电影。出于对老电影的痴迷,张月辉收藏了500多部老电影胶片。对他来说,老电影不仅是儿时的回忆,也是时代的记录


    搬小板凳看电影的童年
    永安村位于藁城区东南方向,是个有着4000余人口的大村子。张月辉家就在村口不远处一个小胡同里,金黄的玉米在房檐上一字铺开,院里开辟了一片菜园子,这个典型的农家院里,最与众不同的是一堵两米高的铁盒子墙。每个铁盒子里都是一部老电影,这是张月辉最自豪的物件。
    张月辉今年39岁,父母都是农民,对电影的痴迷,完全是自发的爱好。80年代初的农村,物资匮乏、信息闭塞,孩子们没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回忆起童年,张月辉说,最难忘的就是当年看电影的经历。“村里的大喇叭只要一喊今晚要放电影,我们就上不下课了,就等着放学去占地方。”放学后,张月辉和小伙伴们背起书包就冲到大队场上,“先拿块石头占个好地方,再回家吃饭,吃完饭了搬着小板凳再出来看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少林童子功》等,那时候的电影还是战争题材居多。”就这样,老电影伴随着张月辉度过了他的小学、初中时光。1991年,张月辉考到了藁城职教中心。“当年藁城市有个电影院,那时候没钱,买不起电影票,就翻墙头,拿过期票往里混。”此时的张月辉,还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在家里自己放电影。





    与老放映机偶遇
    在张月辉家的一间杂物室里,堆放着一堆与老电影相关的物件,放映机、音响、大喇叭、发电机、还有一些老电影胶片。见记者来了,张月辉便把这些老电影鼓捣出来,要为记者放映一场老电影。插电源、按片夹、换镜头,不一会张月辉就轻车熟路地把机器调试好了。
    拧开放映按钮,放映机发出“大大”的噪音,对面的墙壁上也出现了画面。画面中,一村民用手紧紧地握住铁钻,另一村民抡起大锤重重地砸在铁钻上。张月辉介绍,这部影片叫做《大旱夺丰收》,是讲述70年代某地水域建设的一部纪录片。泛黄的画面闪烁着噪点,音响里传出了激昂的配音,把在场的人带回到了当年露天观看电影的场景。
    “这是台1983年南京生产的长江牌16mm电影放映机。”张月辉告诉记者,这台放映机是自己在2005年逛旧货市场时淘到的。永安村有一个旧货市场,张月辉闲下来时也倒腾些旧货,填补家用。在一次闲逛时他在一家摊位前看到了这台放映机,“当时那个老板说,卖不出去准备扔了,我一看还能用,赶紧就买下来了,花了700块钱。”
    虽说自己是个电影迷,但是之前也从未碰过放映机,只是小时候看人家放映员鼓捣过。张月辉开始在网上浏览关于老电影的论坛,加入一些老电影爱好者组织的QQ群,同这些发烧友交流学习。时间长了,对老电影知识越来越熟悉,也更加痴迷。


    淘胶片不怕吃苦,最怕白跑
    操作这台放映机张月辉已经得心应手了,可家里没有电影胶片,老电影在网上又看不到。哪里能淘到胶片呢?张月辉开始在老电影爱好者交流群里打听。“听说哪儿有电影公司淘汰下来的老电影胶片,就赶紧过去找。”几年下来,张月辉跑了十几个省份,为此也吃了不少苦头。“淘到自己喜欢的胶片,就觉得吃点苦也值了,最怕的就是白跑一趟。”去年秋天,张月辉从一个老电影交流群里得知,新疆阿克苏地区电影公司淘汰下来了一批老电影胶片,赶紧订了火车票,站了36个小时到了新疆,却发现这批老电影胶片质量不佳,住了一宿扫兴而归。
    张月辉四处奔走搜集胶片的做法得不到妻子的理解,“不好好干活,四处游玩”。“那下次我带你一块去。”2012年3月份,张月辉带妻子一块去扬州高邮市搜集胶片,两人从石家庄坐火车到南京,然后又从南京坐大巴到扬州,再从扬州坐公共汽车到高邮。别人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夫妻俩却无心观赏风景,淘到胶片后匆匆返回,以后妻子再也没有跟张月辉出去过,不过也不再埋怨他。
    经过几年的走访搜集,如今张月辉收藏的老电影胶片已有500多部,大多都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播放的电影。这些老电影胶片就装在铁盒子里,整齐地码在张月辉家。而这500多部胶片,也花去了张月辉数万元。


    是记忆,更是时代的记录
    张月辉说,如今乡里每个月都会在村子的广场上放两场电影,虽然观赏效果比原来好了,但人们却没了当年的热情。张月辉家常有人慕名来观看老电影,“很多人并不是为了来看电影,他们也是图个新鲜,和我年龄差不多的看的是一种回忆。”
    张月辉收藏的胶片中,除了老电影,还有一些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可以作为研究特定年代的历史映像资料。“村里一个60多岁的老爷子在看《大旱夺丰收》时,指着影片中打井的镜头说,‘对,对,我们那时候就是这么干的,全靠人力’。”
    如今张月辉闲下来的时候,就把放映机支起来,放一部儿时看过的电影,慢慢回味。甚至夏天时,张月辉也会把放映机架到大门口,挂上幕布,招呼左右邻居来看一场老电影。对于日后对这些胶片的处置,张月辉说,自己先玩着,等玩不动了,再送给喜欢老电影的人。

国产老电影《马兰花》是张月辉最喜爱的电影之一。燕赵都市报记者 张航/摄



http://sjz.hebnews.cn/2014-10/17/content_4250140.htm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宣传达人 优秀版主勋章 论坛纪念章 器材收藏奖章 文献收藏奖章 老电影高手奖章

沙发
发表于 2019-1-17 15:49:1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板凳
发表于 2019-1-22 18:10:5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 陕ICP备12000739号-1 )

GMT+8, 2024-4-30 21:20 , Processed in 0.02295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影中国 | 老电影与音响 X2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