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经典回眸——九九艳阳天《柳堡的故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勋章 器材收藏奖章 DIY能手奖章 器材大使 文笔秀才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23:34: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孟昭杰 于 2013-3-30 23:41 编辑

“九九那个艳阳天,

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

东风吹得风车转,

小哥哥惦记着小英莲。”

看电影之前,就学会了这首歌,而且知道是电影《柳堡的故事》里的插曲,著名的“黄色歌曲”。我估计我们镇上没有多少人看过这部曾经的禁片,电影上映海报在街头贴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没听到过对这部电影有什么议论,这也给了我无限想象的空间。

在我的想象里,歌都那么“黄”,电影一定更“黄”,男女主人公一定会在河边约会谈恋爱,一定还有令人想入非非的镜头。一看电影,有点失望:原来电影里没有小英莲,情节也与歌曲不搭界,副班长和二妹子更没有坐在河边谈恋爱。好在电影里有坏人,有打仗,可以聊以自慰。小时候有没有打仗的场面,是我们判断一部电影好不好看的依据。

看电影的时候还小,好多地方都看得似懂非懂。我们是全家一起看的电影。电影完后,我问父亲:“为什么不许副班长和二妹子谈恋爱呢?”

我父亲当过兵,他很权威地回答:“这是部队的纪律。军人不允许和驻地的老百姓谈恋爱。”

“那结尾的时候为什么又准许了?”

“一是因为副班长提干部了;二是因为革命胜利了。”

父亲的回答,当时在我心里种下了这样的念头:原来,战争年代,在部队能不能谈恋爱,要取决于身份,小兵蛋子不许谈恋爱,当了官就可以了。后来才知道,父亲的解释充满破绽,比如说吧,结尾时副班长和二妹子再见时,只是部队南下途中,战争还没结束,革命还没完全胜利;另外,不允许兵蛋子和驻地老百姓谈恋爱,而大小是个官就可以,也好象于我军官兵一致的理论不合。

重看电影,我发现纠结我的依然是当年那个问题——为什么副班长和二妹子的爱情开始会遭到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反对,后来副班长重回故地时,又会受到支持?

爱情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不因为是小兵蛋子就不产生。副班长李进就是个小兵蛋子,看长相,还是个娃娃,论身材,还是个少年,竟然也要想这档子事。一个是新四军战士,一个是房东女儿,副班长和二妹子,虽然不能说一见钟情,但也可以说得上相互吸引。

跟所有人一样,爱上了就得寻找爱的理由。——自问“我为什么爱他?”或者追问“你为什么要爱我?”

二妹子为什么会爱副班长呢,电影陈述的理由有三:第一,人长得漂亮。用电影中何金标的话说,引得二妹子的眼睛都不转一下。以今天眼光来看,副班长少年身材,又长得过于清秀,不是那种男性味十足的角色,但在那个时代就是标准的大帅哥;第二,才艺突出。会写字,能画画,还是个歌星,“什么都会”;第三,乐于助人心眼好。帮二妹子家盖房子,对二妹子的弟弟小牛好。

副班长又为什么会爱二妹子呢?是由副班长直接陈述的。在副班长的陈述里,相貌气质这些不说,对他好也不说,为什么副班长不说呢?显然他认为这是不能搬上台面的。所以,在指导员面前副班长找到的理由是两个:第一,二妹子很能干。“栽秧、薅草她都会”;第二,母亲的要求:“我妈临死的时候,就要我找个她那样的”,换句话说,以二妹子这样纯朴的劳动人民为对象,既符合社会的普遍标准,也符合传统的孝道。

对比一下二妹子的理由和副班长的理由,它们都是三条。第一条是感性欲望层次的,与生命本性有关,青春男女,相互吸引,心意相通;第二条是现实层次的,和又有才又能干的人生活在一起会很和谐幸福;第三条是超越层次的,对方在道德品质方面是优秀而突出的。第一条是本质上的,但被我们这个含蓄的民族所压抑,我们躲躲闪闪,不愿意公开承认,而且在解放以后,成为了禁忌。所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更看重后两条。

但是,到了革命部队的纪律面前,这三条理由统统变成了不充分的。

电影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来拍这场爱情戏的。副班长的爱情是个人利益,纪律是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这样,这场爱情一开始就因为不具合法性,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批评。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他们对副班长的批评,并不仅是从部队纪律、革命利益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更多的是质疑爱情的正当性。

当副班长在指导员面前坦白地承认自己确实喜欢二妹子时,指导员这样说:“那怎么行呢!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最容易破坏群众纪律。”请注意指导员的定性——“乱七八糟”,也就是说,指导员认为他们的爱情是不正当的,虽然副班长一再声称自己是“认真的”。

战友们对副班长也很有意见。他们在背后说风凉话,并把看到的反映给上级,说副班长和二妹子“拉拉扯扯”, “一看就不象话”,还准备组织批斗会。他们害怕副班长犯错误。个中是否有某种隐秘的心理,这里就不作分析,我们更愿意相信他们出自于质朴的对同志的感情。

我只想说明,在领导和战友们眼里,副班长和二妹子的爱情,不仅不合法,而且不正当。本来不合法和不正当是两个需要严格区分的概念。从部队纪律革命利益的角度来看不合法,但并不等于不正当,因为他们的爱情是“认真的”。

就在副班长的爱情走投无路的时候,事情起了转折。二妹子告诉副班长,汉奸刘胡子折磨死了自己的姐姐,现在又要逼自己嫁给他,新四军一走,他们就要来抢亲了。她请求新四军救自己。后面的情节就是拯救二妹子。

有趣的是,在知道二妹子的处境后,战友们对副班长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纷纷对副班长表示歉意,爱说风凉话的何金标还主动检讨,说是“误解”副班长了。副班长和二妹子的关系一下子从“不正当”,仿佛一下就变得“正当”了,没有人再认为副班长跟二妹子的交往是“拉拉扯扯”“乱七八糟”了。

更有趣的是,副班长痛心疾首地检讨说:“我真该死。老百姓遭受那么大的罪,我还在动个人心思!”请注意,这里“二妹子”变成了“老百姓”,爱人变成了正在“遭罪”的人,“认真的”爱情变成了阴暗的“个人心思”。

这就奇怪了,当战友们把副班长和二妹子的感情“正当”化的时候,副班长反而否定了自己感情的“正当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通过这段情节的分析,我发现它隐藏着这么一条话语规则:一个革命战士,当他的爱情还属于“个人心思”的时候,那它就属于非“正当”范畴;当他把爱情转化为阶级仇恨的时候,他的爱情就开始变得“正当”起来。

如果说副班长和二妹子的爱情在此之前,还属于两个普通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感情的话,那么,副班长明白了二妹子正遭受阶级敌人的凌辱和压迫,并产生了对敌人的仇恨以后,个人的感情就转变为了纯洁阶级的感情。一旦个人爱情上升到阶级兄妹的感情的层次,它最原始的生长点——感性欲望就会被成功地过滤掉,战友们就开始承认它的道德合理性,而且副班长也为自己以前的“个人心思”而产生道德上的负罪感。

战士们都纷纷要求让二妹子参加革命队伍,带她走,指导员在这个时候恰到好处地启发大家:“难道带她走就万事大吉了吗?”最重要的是要消灭造成二妹子命运的反动阶级。后面的情节就是新四军打蒋桥,消灭了刘胡子,而且还有副班长勇敢无畏,冲锋在前的情节。

据说影片编剧黄宗江对最初剧本中战斗的情节很不满意。晚年他回忆说,他一笔就把剧本中的这一大段消灭了。其实黄老先生记忆失误了,电影并没删去这些情节。为什么亲自参加了编剧和拍摄工作的黄老先生会有这样的误记?只能说明他认为副班长冲锋杀敌炸雕堡的情节实在多余。

黄宗江是旧社会国统区过来的文化人,对革命的叙事美学还领会不深。他认为两情相悦就是爱情的全部理由,而没弄明白革命爱情的基础是对阶级敌人的仇恨。在革命爱情的叙事美学里,爱是建立在共同的仇恨基础上的,有了共同的敌人,副班长和二妹子的爱情才找到了正当理由。对阶级姐妹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由此,才产生了拯救阶级姐妹的高度革命的自觉性。

当爱情被剥离感性欲望后,革命战士与阶级姐妹之间的爱情有了正当性,但仍然缺少合法性。副班长仍然必须受到纪律的约束,他与二妹子间的爱情还是没有指望的。直到离开柳堡的前夜,副班长的痛苦还没有消除。这也是这部影片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之一:副班长始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没变成没有欲望的圣徒。

影片最有意思的情节是在结尾部分。

《柳堡的故事》来源于一段真实的故事,是一位副班长的讲述的亲身经历。但这位副班长却并没有回来——他在一次战斗中,胸部中弹牺牲了。作家石言依据这个故事写成了小说《柳堡的故事》,但是由于“革命浪漫主义”的需要,他把结尾改成了欢乐的喜剧。

在电影里,几年后,副班长随部队打回了柳堡地区,这时,他已经是一位连长了。成为部队政治部主任的指导员派人来叫他,关切地对他说,部队允许他去看二妹子,告诉他二妹子也入了党,当上了村支书,并且一直等着他。虽然战争还没结束,部队也是南下途中临时驻扎,但组织上一下就变得非常关心起副班长和二妹子的爱情了。这段情节,无异于正式宣告:他们的爱情合法了!

副班长兴奋地回到柳堡,在河边,看到了正在船上支前运粮的二妹子。这时的二妹子,已经不是那个羞涩、命苦的房东女孩了。副班长看到了二妹子在船上的背影,他叫的不是“二妹子”,而是两个字:“同志!”。二妹子转过头来,发现了李进,惊喜地叫了一声:“副班长!”,露出了灿烂的笑。

老实说,重看的时候,我看到副班长不按照生活常识喊“二妹子”却喊“同志”的时候,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就是他们的爱情合法化的根本原因。

从生活的角度,“二妹子”显然比“同志”亲切,但是从革命的角度,“同志”显然比“二妹子”崇高。副班长把“二妹子”改称“同志”,暗示了二妹子身份的转变,也暗示了两个人关系的转变。

二妹子在新四军走后,参加了游击队,在残酷的斗争中变得英勇无畏,入了党,当上了村支书,而且目前正在支前的队伍中。她的身份和当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当年她是普通群众,如今是一个革命战士;她和李进的关系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当年他们是阶级姐妹和革命战士的关系,副班长担任的是拯救者的角色,如今他们成为了革命同志,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当年副班长对二妹子说,“我们是讲平等的”,二妹子悠然神往地说:“我也要平等”,并且想通过加入新四军的方式得以实现,可惜未能如愿,现在,随着二妹子在战斗中的成长,他们终于如愿地“平等”了,他们的爱情变得又正当又合法。

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一段标准的革命爱情叙事话语:为什么当年他们的爱情会遭到反对,那是因为革命战士和阶级姐妹间的关系,属于拯救者和被拯救者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骑士—美女叙事类型中,骑士拯救美女并获得爱情是理所当然的,但《柳堡的故事》是革命叙事类型,理所当然服从革命叙事的美学。在革命叙事美学中,作为拯救者,要和被拯救者建立爱情关系,就是“不平等”的,是经不起革命道德的拷问的;而现在他们“平等”了,都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有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事业,理所当然可以结成“革命友谊”,进而结成“革命伴侣”。——“无产阶级的爱情关系,首先是革命同志的关系”。

《柳堡的故事》完成于1957年,它的导演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王苹解放前在国统区从事电影工作,参加过《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影片的演出。我的疑问是:在短短的几年里,她是如何熟练地掌握这套革命爱情叙事美学的?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论坛纪念章

沙发
发表于 2013-3-31 21:50:21 |只看该作者
好这样的经典 老电影要多多的发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活跃会员 诚信奖章 论坛纪念章

板凳
发表于 2013-4-5 11:43:21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宣传达人 优秀版主勋章 论坛纪念章 器材收藏奖章 文献收藏奖章 老电影高手奖章

地板
发表于 2013-4-5 13:13:34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谢谢老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热心奖章 优秀版主勋章 论坛纪念章 文笔秀才

5#
发表于 2013-4-5 15:13:58 |只看该作者
经典电影,经典资料,加上我认真地点评。真是不错,OK老孟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勋章 论坛纪念章 器材收藏奖章 DIY能手奖章

6#
发表于 2013-4-22 09:18:33 |只看该作者
多年来一直在搜寻这部电影拷贝,可至今都未如愿!手头有一碟三环出版社的DVD,闲暇时放上一遍,仍感动不已!大家留意一下,它的主题音乐(非主题歌)至始至终贯穿整部影片之中(作曲者高如星),这是让我十分喜爱它的重要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 陕ICP备12000739号-1 )

GMT+8, 2025-1-25 22:54 , Processed in 0.02351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影中国 | 老电影与音响 X2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