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俊 于 2015-2-16 17:07 编辑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转载《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记忆中的70年代》,这篇幅文章写得比较长,我只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前面主要是讲作者的外婆要来看作者一家,作者一家喜出望外的心情,对这一部分我就省去了,主要从作者开始向周围的邻居借面粉招待外婆。“ ” 那时,我们吃的东西主要是红薯,早晨红薯块熬稀饭,中午红薯面条,下午红薯馍馍就着炒红薯丝,红薯吃得人一开口,就是一股红薯的酸味儿,连放的屁都是红薯屁!实在吃不下去了,母亲就加点其他的杂粮,也不过是玉米或靡子。只有来了客或是过年,才吃得上白白的麦面。 “我拿着洋瓷碗,雪花婶家,二狗家,北巷婶家,杏花婶家,我从各家借了一碗面。捧着那盛满面粉的碗,我的手一直在打战:外婆来了真好,外婆来了就可以吃上过年才能吃到的麦面!我皱着鼻子闻,也没闻出面粉的香味儿,我很遗憾,要是我能变成一个搪瓷碗,多好啊。父亲借了天柱家的大桌子,顺锁伯家的大立柜摆在我们家,我们家一下子变得很阔气。外婆来了真好,家里整个都变了。。。。。。记得外婆来的第一顿饭,母亲做得很费心:一碟凉拌莲菜,一碟小葱拌豆腐,一碟炒洋芋丝,一碟凉拌胡萝卜丝,白萝卜叶在开水里一焯又是一碟凉菜,白生生的白菜帮加了几丝青椒炒了一碟菜,中间是一碟炒鸡蛋,饭桌上一下子就摆了七个碟子。那天母亲擀了面条,面条很薄很薄,挑在筷子上真的可以看见蓝天白云。绿绿的白菜叶子撒在锅里,看着都好吃。。。。。”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回到了那个七十年代,我家不用每天吃红薯,一日三餐都还可以。那时,我家住的房子是二间房,与邻居共一个厨房,共一个卫生间。每天大人都要很早起来生炉子,那时用的是煤球,不生炉子,不生炉子就没有饭吃,因为晚上回来时间来不及,经常是把炉子生好,才去上班,邻居在家有时帮忙照看一下。在我的记忆里,只有几岁早上要吃到早点要随大人一起拿着票去买早点,还要排队。有时还要与大人一起去买煤,买柴火,好生炉子。。。。(还是很辛苦的) 七十年代的春节,在我眼里还不错,因为那时很小,一听说要过春节就很激动,因为可以听到鞭炮,看到烟花。那时过年,各家都是自己准备年货,要用好几天。如炸鱼,炸元子,炸藕夹(藕切成片,然后在两片中放瘦肉,外面沾上一层淀粉,放到油锅里炸成金黄色。)还有排骨藕汤,还有磨豆浆。(反正 我家那时过年就要三天做菜)那时,过年在院子里都能闻见做年货的香味。味。(虽然吃的东西没有现在多,但回忆起来还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