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孟昭杰 于 2016-2-7 14:02 编辑
《电影放映技术讲座》—— 影片特殊损伤后的修复 影片在放映使用中,除了正常的放映机输片系统机械磨损外,还会因放映员不当操作、机械故障和其他因素造成影片损伤,轻则造成影片断片、画面划伤、片孔挑伤,重则造成影片降等甚至拷贝报废无法使用。影片损伤后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影响了影片本身的艺术效果,如画面划道、对白缺失、内容不连贯等,而影片特殊损伤后损害会更大,轻者损失数格画面、重者会损伤几十米、上百米甚至整本。影片出现特殊损伤后,不可盲目的一剪了之,而应本着“少剪多补,以补为主”的原则,这就需要放映员、检片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对影片进行技术性的修复,以达到安全放映的目的。本文就影片常见特殊损伤后的修复做一简要讲解。 一、破损齿孔的修复:影片齿孔是套合放映机齿轮拉动影片的重要部分,齿孔破损会使影片放映至此时影片无法顺利通过片门和输片系统,造成影片撕裂断片、跳片、脱离输片道等放映事故,一般在放映前倒片时有经验的放映员凭手指夹持影片边缘就能感受出来,这时应停止倒片对破损齿孔进行补齿。对没有伤及齿孔的片边裂口可用剪刀剪成圆弧状,以保证影片顺利通过输片道,对伤及多个齿孔的就要将破损齿孔剪去并补接上相对应数的新齿孔。(如图一)长距离补孔还要考虑影片的干燥收缩系数,尽量找相似收缩系数的影片进行补孔。操作要在干净平整、明亮通风的工作台上进行,要保证补后的齿孔平整、无错位、无歪斜、无气泡、无指纹。 二、影片撕裂伤和劈片的修复:影片撕裂伤和劈片均是因齿孔破裂后没有及时修复后产生的延续损伤,这种损伤对影片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劈片事故会导致影片从中一分为二,少则几米数十米,重者上百米甚至整本,从而造成拷贝报废。修复撕裂伤和劈片的方法有: 1.就茬补茬法:影片撕裂后,会有一定的茬口斜面,将影片斜面对齐并在相应茬口处用小毛笔蘸少许接片胶水渗入茬口并用手指轻压后再用干净的白纸附在上面轻压,让纸吸附掉多余的胶水,茬口就能粘接在一起。为牢固起见,可在光面做片舌加固。(如图二) 2.片舌搭桥法:这种补片法适用于较长画面的劈片,先将影片用“就茬补茬法”将影片粘接在一起,然后在影片光面画面分隔线上再补上相应的小片条。这样做可增强茬口的抗拉力,对影片结构破坏小,能基本保持影片原有弹性和物理特性。涂抹胶水时要适量,均匀,不可过多以防污染影片。(如图三) 需要说明的是:修补影片必须在影片光面进行,以防损坏药膜面。另在对声带一侧修补后,要对露白处做涂黑处理,这样会防止放映时出现放炮声。此修复法适用于除涤纶片基外的所有醋酸片基、三醋酸片基及安全片基。 三、齿孔扎伤:影片齿孔带扎伤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装片时影片齿孔未与放映机齿轮正确套合引起,避免的方法是严格遵守放映操作规程。装片后认真检查装片是否正确,影片是否与齿轮正确套合。另一种是影片接头不规范,出现歪斜、错位所致,多出现在手工接片和用胶布、胶带的不规范接片所致。避免的方法是检片时及时发现并清除胶布接头,用接片机规范接片。 由于涤纶片基接片相对困难,许多放映员习惯用透明胶带接片,这也给影片齿孔扎伤带来了隐患,影片在放映时受到拉力的影响和透明胶带老化,齿孔会逐渐发生错位、开胶,致使影片造成齿孔带扎伤。所以透明胶带只能应急之用,用透明胶带接片后一定要注意将粘在齿孔处的胶带用刀片剔除,否则扎伤齿孔是在劫难逃。 总之,影片修补工作是一项责任心强、耐心细致的工作,要想达到优质安全放映,就需要电影放映人员认真学习放映技术、熟练掌握放映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好影片拷贝,才能放映好每一场电影,完美再现电影艺术,为观众奉献精美的文化艺术视觉盛宴。
白银老孟 2016年2月
图一
图二
图三 祝全国的老电影爱好者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