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纽约有六万盘胶片“孤儿”,多为早期独立电影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2:25:0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纽约著名的后期公司DuArt拥有约6万盘库存胶片,伍迪·艾伦、李安等导演的早期素材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而更多的则是如今已无人知晓的独立电影。近日,一家从事影片档案管理的公司正开始对DuArt的馆藏进行系统整理。从事影片档案管理的IndieCollect公司对DuArt馆藏进行系统整理。


告别胶片时代的一系列唏嘘和感叹在2012年柯达公司面临破产危机的“高潮”之后,一切都不再新鲜。随之而来的是,派拉蒙公司率先提出了终止发行电影的胶片版,一切向“数字”看齐,21世纪福克斯和迪士尼公司也紧随发表类似声明。随着35毫米的衰退和数字技术的崛起,电影供应、处理与需求等方面都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因此,电影产业中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恰当地应对这种挑战,包括放映商、发行商、胶片供应商和洗印厂等。这样的改革比胶片从16毫米进化到35毫米时要“伤筋动骨”得多,上游电影学院人才培养课程发生了变化,制作环节的拍摄器材需要更新换代,洗印厂大面积关闭,作为放映终端的影院必须斥重金购买数字放映设备,许多没有数字放映机的老牌影院和小型社区影院也因为收不到胶片版本而“歇菜”。
日前,《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将目光聚集到倒闭洗印厂的“后遗症”上。今天数字电影制作产生的垃圾素材和多余拷贝只需要电脑上的一键删除就可以轻松解决,而胶片时代每一秒都意味着24帧长达约1.41尺的胶卷。据《纽约时报》报道,纽约城著名后期公司DuArt拥有约6万盘库存胶片,伍迪·艾伦、李安等大师早期素材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而更多的则是如今已无人知晓、难以辨识的独立电影。DuArt的洗印部门于2010年关闭,负责人也致力于寻找库存底片的负责人,但大多无果。近日,一家名为IndieCollect的从事影片档案管理的公司正开始对DuArt馆藏进行系统性整理。
被“束之高阁”的6万盒电影胶片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DuArt公司大楼高12层,但这座大楼的电梯只能到达第11层,而“塔尖”上神秘的顶楼须步行前往进入。顶楼是一个有些发霉的档案室,6万盒电影胶片盒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上。每一个盒子的背面上标示着久远之前的公司名称、模糊不清的导演名字或者几乎无人知晓的影片名。这个电影母本储存仓库如同一个孤儿院,收养着一堆等待领养的孤儿。究竟是谁制作了这些电影,连DuArt公司的人自己都想知道。DuArt会拥有这些电影并不稀奇,洗印部门喜欢保存素材因为这些对他们还有更多意义。“DuArt前副总裁史蒂夫·布莱克指出,比如曾经感光乳剂的气味挥之不去,直到35厘米黑白胶片的试验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当时试验的思路中,如果这种材料存在,洗印就能获得更多的钱。”许多“边角料”就是这样一路被留存了下来。
不过,电影制作有其特殊性,大多数电影的制作者一旦完成一部电影,就会马上转而关注下一个。“然后他们就失联了。”布莱克补充道,“当然也有生产者想要代为保管它,在我们的联系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表示压根不知道他们遗漏了拷贝的材料。也有些出品方让我找制片人,但问题是制片人已经属于下一部电影了。”
而如今,“要处理这些电影很困难。”公司负责人欧文·杨表示,他的父亲1988年创办了这间公司,“我们从来没有丢弃过任何电影拷贝,因为我们都是热爱电影的人。”
诸如伍迪·艾伦、詹姆斯·伊沃里、李安、戈登·帕克斯、斯派克·李等电影名人的名单也出现在电影制作者名单上,公司要与他们取得联系并不困难。但仍有大多数无人认领的拷贝被冷落在一边。布莱克说,他从2010年起一直持续追踪电影制片人,也有人听闻消息找上门来。
美国独立电影人安德鲁·霍(Andrew Horn)2012年听说了DuArt公司的“招领”信息,他能够预见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谁知道自己有什么东西落在他们那里了?也许只有上帝知道。”继而,安德鲁回忆起自己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时,曾在DuArt公司进行了作品《The big blue》底片16毫米到35mm的转换,“我听说之前也有人去他们那找资料的,但是他们有整理的只是近几年的底片,所以,如果跟他们说要找25年前的底片,估计他们要惊叫了。”致力孵化独立电影,但无力归档
DuArt曾经的辉煌在1920年代末,其创始人艾尔发明了35毫米胶片的处理设备,一时间成为各大制片厂的宠儿。
到了1950年代,DuArt加工处理了第一部伊士曼彩色底片电影,这项技术使其成为电影工业中的支柱。之后,DuArt公司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缔结了长期的合作,曾有一度,光哥伦比亚就占据了公司业务的60%,1977年,公司的帧数统计获得了电影协会的技术大奖。
随着电视的普及,DUArt与哥伦比亚的合作不再继续,独立纪录片和独立电影成为DuArt的新宠。16毫米的低成本胶片依然能够在这里得到冲印,新兴独立导演的实验精神与DuArt在后期技术上的强大支持一拍即合。DuArt公司确定了其新的发展定位--独立电影制作的领军者。
在过去的40年里,许多顶尖的独立制片人在纽约工作,包括斯派克·李,伍迪·艾伦,苏珊·赛德尔曼、芭芭拉·库珀等都选择在DuArt做他们的后期制作工作。从许多电影学院导演的毕业作品中,都能看到他们对欧文·杨的“特别鸣谢”之词。欧文对年轻独立导演的支持常常只是一份口头或握手协议,就同意了拖延还款期限。
“基本上,欧文·杨是许多年轻独立电影人的贵人。”导演阿维娃·肯普娜说,“他不以企业的方式和我们做生意,而是和我们共同缔结艺术的视野。”
肯普娜花了13年筹集资金来完成他的电影《格林伯格》,“欧文总是相信我终会完成,并且允许我等到申请的基金到位后再付账单。”
目前DuArt正在寻找包括《美人鱼和泡菜》、《中国民族舞》、《神秘的人:在美国直面裸对麻风病》等片子的主人。这些都是“命运无常”的独立电影。要知道,早期好莱坞对电影的观念是一次性的,到后来才有需要自己保管电影素材的意识。独立于制片厂体系之外的独立电影一直没有建立过系统的保管体系,大多随着作者离世或者公司关门便无人问津。关于年代的数据库更是无从查起。
原作者自己都不记得了
主张传统保护的桑德拉·勋伯格成立了IndieCollect公司,并创造了一种类似“孤儿院”的电影保存模式,布莱克加入其中成为类似档案管理员的职务。网络上有相应的计划,前林肯中心电影协会项目负责人理查德·佩娜如今正负责罗列百科式的监管,并且建立电影的家庭式档案。
去年勋伯格汇聚了来自主要机构的档案的情况,包括DuArt公司现存的电影、当代艺术博物馆、乔治·伊士曼故居(全球最古老的摄影博物馆)、电影资料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IndieCollect公司在DuArt的库存中发现了1982年霍勒斯·b.詹金斯拍摄的《凯恩河》的底片。这部电影曾在1982年有过一场放映,但并未收获认可。结果放映的第二天导演詹金斯就因为心脏病发去世了。而如今,IndieCollect纪录片馆馆长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这很可能是一部杰作。
其他的发现还包括了导演戈登·帕克的《所罗门诺萨普年代的奥德赛》的底片,这部电影类似《为奴十二年》的前传;而导演伊沃里拍摄于1957年的学生作品《威尼斯:主题和变化》,收录在《纽约时报》当年“值得关注的电影”列表中。伊沃里自己都十分惊奇能够再度见到他的底本,他以为它早就丢失了。
“这并非电影的原版底片,只是一个复制品,但已经是非常珍贵的史料。”伊沃里在接到来自DuArt公司的胶片“认领”电话时说,“我们送这部电影去了不同的地方洗印,它的底片去过许多不同的国家。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运作它,直到2005年合作方去世,我们失去了联系,不知道原版底片去了哪里。”
如今在DuArt的12楼,一堆箱子正等待被装运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内容标记为:《蜜月杀手》、《马文的房间》、《上帝之城》、《与魔鬼共骑》、《严密监视的列车》、《信徒》、《罪犯》等。但是进入图书馆存档,这些电影就失去了公众中的影响力。
IndieCollect公司的负责人勋伯格刚刚收到来自福特基金会20万美元的资助,她正询问1993年拍摄《Just Another Girl on the I.R.T.》的导演莱斯利·哈里斯帮忙确定DuArt架上那些非美裔人员的头衔。而对方回答她说,“哦,我的上帝,这部电影我已经完全忘记了。”

(原标题:纽约有六万盘胶片“孤儿”,多为早期独立电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 陕ICP备12000739号-1 )

GMT+8, 2025-1-11 05:38 , Processed in 0.01925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影中国 | 老电影与音响 X2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