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博文:大型音乐舞蹈《东方红》幕后花絮 作者:和梦一起飞(4)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论坛纪念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00:11: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二十多天后的7月中旬的一天,孟波突然接到陈老总的一个电话,说:“你准备一下,我和周总理明天就来上海看《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7月中旬,上海正值盛夏,文化广场屋面是铁皮围成的,极其简陋,场内酷热难熬。上海的同志一面组织演员重新排练;一面清扫降温,从部队调来消防车往屋顶上洒水,从机关事务局借来许多电扇,并在周围安放大量冰块降温,保证演出的正常进行。1964年7月13日晚,刚刚从缅甸访问归来的周恩来,就被陈毅拉到上海,一起观看了大型歌舞《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就在这次观看演出当中,周恩来的心中正酝酿着一个更大的创作设想: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和建国15周年到来之际,用艺术的形式搞一部像样的大型歌、舞、诗结合的晚会,来颂扬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供国庆献礼演出。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演出非常成功,周恩来也特别受鼓舞。当天晚间11时许,周恩来与陈老总在锦江文艺俱乐部接见孟波和市文化局副局长许平(《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的艺术指导)时说:“晚会总体是好的。但有两个问题:第一跨度太长,就演到建国时止为好;第二点,晚会没有写遵义会议,这是很大的不足。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很重要,它确立了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从此带领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周总理当即决定:“以在京的文艺团体为骨干,抽调上海的一些创作人员和全国文艺精英,以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为基础,搞一台庆祝建国15周年的大型晚会,向国庆献礼。”这台晚会就是后来影响了几代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其实在观看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之前,和空政集体创作并演出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之间的一段时期内,周恩来就一直存在着一些想法: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和建国15周年庆典的到来,需要有一台规模更大的文艺节目来迎接1964年的国庆盛典,以鼓舞人民和增长人民的斗志,因此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构想便在周恩来总理的脑海中逐渐形成。60年代初以来,周恩来在多种场合提到:在歌舞方面,我们还没有搞出一个称心的东西来。并说:“建国初期看大秧歌还可以接受,现在还保持那样的水平,就不行罗!”另外还有一点,周恩来竭力策划《东方红》的创作,这其中也包含着他的良苦用心:众所周知,1964年的中国文化艺术界山雨欲来风满楼,上上下下相当紧张。1963年12月12日和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对文艺政策的两个批示传达后,文艺界开展了整风运动;1964年6月5日——7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康生、对建国后文艺创作的蛮横批判和责难,无疑对文艺界人士来说芥蒂丛生······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周恩来刻意筹划和批准了一个有3700多人的大型歌舞,其用意除了证明建国以来的文艺成就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想通过《东方红》,来保护一大批优秀的文艺界人士。毕竟,《东方红》是以歌颂共产党,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主题的。回京后,周恩来立即召集中宣部、国家文化部、总政文化部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谈了他的设想,得到一致赞同。 7月18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各部党组书记会议上说:“我们这回国庆要大庆祝一下。这回我到上海,陈老总把我拉去看了一个上海3000人的歌舞,很动心,我看还不错。就有一个想法。就是最好在15周年国庆,把我们革命的发展,从党的诞生起,通过艺术表演,逐步地表现出来。请周扬、徐冰同志及有关方面的同志帮助搞一下。现在离国庆只有两个月了。总之,要有人写,要写几首壮烈的史诗。请周扬同志主持一下。北京可以和上海合作。上海那个歌舞,它是国际歌一唱,下一幕就到井冈山,这个也太突然了。7月24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召集国务院外办、对外文委、文化部等方面负责人,对搞大歌舞问题进行了仔细研究、论证,做出决定并以中央宣传部的名义向中央写了请示报告,提出用艺术的形式搞一个概括地表现党领导中国革命进程的大歌舞,供国庆演出。周恩来仔细审阅并修改了周扬的报告。 7月30日,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自己的寓所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会议,对大歌舞的问题最后拍板。8月,正式通过周扬的报告,决定大歌舞立即上马,争取在国庆节上演,并就有关问题与有关同志当面谈定下列原则:
(1)全力争取搞好,并在国庆上演,若届时还搞不好,或彩排时有大问题来不及改正,就推迟上演,用京剧现代戏代替;
(2)参演队伍主要以部队各文工团(总政文工团是主力)为主,地方演出团体为辅(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都参加),并与上海一部分编、导、演人员合作;
(3)领导小组13人和组织指挥6人名单附后;
(4)朗诵词和歌词确定后,须送彭真、陈毅、陆定一、康生同志审定。随即周恩来亲自“点将”,初步拟定了一个13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名单和组织指挥小组名单。领导小组组长:周扬;副组长:梁必业(中将)、林默涵等;组员:齐燕铭、张致祥、陈亚丁、周巍峙、许平、吕骥等;组织指挥小组(后又称大歌舞指挥部)主任:陈亚丁(时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副主任周巍峙(时任文化部代理副部长、文化部艺术局局长)、许平、李伟、时乐蒙、胡国光6人。至此,大歌舞《东方红》的筹备、创作及排练准备工作正式铺开······
大歌舞的初创、排练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集音、舞、诗等多元化文学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世纪舞台经典,她的创作也是建国以来中国歌舞艺术的一次巡礼,对广大文艺队伍的一次检阅,同时演出效果也达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境界。在大歌舞筹备创作之初,就调集了全国各文学艺术等门类的创作精英搭建最强大豪华的艺术班底。大歌舞指挥部下设各专业大组,即:导演组(组长:丁里,《东方红》总导演);文学创作组(组长:魏风);音乐编导组(组长:时乐蒙);舞蹈编导组(组长:查列);舞美设计组(组长:张敦仁)。文学创作组成员另有乔羽、徐怀中、张士燮、章明、贺敬之、郭小川、陈光锐等人;舞蹈编导组包括了以著名舞蹈家查列、胡果刚、金明、李仲林、李群、黄素嘉为首的30人,仅空政文工团舞蹈队就来了60多人,空军司令刘亚楼说:“排《东方红》,我们空军全力以赴,要人给人,要枪给枪。” 8月12日,全体演员在北京西苑宾馆报到,随后全面铺开分场次、段落,几十个团责任“包干”。北京地区所有文艺团体的训练场馆,以及各戏院、体育馆、博物馆甚至旅馆大厅都用做训练用地,供演员分场次同时训练,日以继夜,加班运作。那时,无论前台或后台、份内或份外、直接或间接,在大歌舞背后辛勤工作、忙碌和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就有近一万人······8月12日,所有参演人员在北京进行了一场动员大会后便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之中。 9月25日合成排练节目审查,10月2日、6日在人民大会堂公演。
   作为《东方红》总策划、总导演,周恩来为《东方红》倾注了大量心血。每天在忙完了一天的国务之后,他都要在深夜一两点钟来到《东方红》剧组,和编导们一起讨论,大到指导思想,小到具体词曲,他都亲自参与。《东方红》是一部政治性、历史性都很强的作品,某些历史事件的评价以及在戏中所占的份量都不是单纯用技术手段所能解决的。如何在大型歌舞中表现党的诞生、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这几次大的历史事件是周总理最为关心的。他不但要求突出地表现这些事件,还要求在艺术上尽可能完美。“东方曙光”是一场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歌舞,当时尚没有现成描写和歌颂共产党诞生的歌曲。周总理对此很是着急,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周巍峙为此专门到音乐研究所找到了一首名为《北方吹来十月的风》的歌词。周总理看了歌词很是高兴,认为它很好地说明了马列主义传播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也表达了毛主席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历史性结论。而作曲家李焕参考大革命时期群众歌曲的风格为这首歌词谱的曲子也很受周总理的赞赏。周总理还亲自为这首歌设计了布景:天幕的左侧是光芒四射的马克思、列宁画像,在画像前同时升起两面旗帜,一面是党旗,一面是绘有毛泽东青年时代头像的红旗。在两面旗帜的导引下,行进着中国革命队伍。周总理说,当时代表党的正确路线的是毛泽东同志,所以决定在红旗上加上他的头像。
  看过《东方红》的人对戏中没有“八·一”南昌起义的场面感到困惑不解。按理,这样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大型史诗,没有南昌起义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我党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写“八·一”南昌起义,当然地就不成其为完整的当代革命历史。其实,创编班子最初也是这么定的,但周恩来却将它拿了下来。创编人员据理力争,特别是一些部队的同志闻讯以后还专门到周总理那儿坚持要在史诗中表现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周总理坚持已见,他强调说:这部革命史诗,一定要突出表现毛泽东对当代革命的正确领导和卓越贡献。周总理为什么不同意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出现“八·一”南昌起义的场面呢?其实,稍微有点革命历史知识的人,都会意识到周恩来的初衷。因为“八·一”南昌起义是由周恩来等人亲自指挥的,要写“八·一”南昌起义,必然要涉及到周恩来的历史功绩,甚至出现周恩来的艺术形象。周恩来不主张将“八·一”南昌起义放进去就是为了避免宣传自己。这件事充分地表现出了周恩来谦虚谨慎、甘当无名英雄的高尚风格,但也因此给《东方红》这部史诗带来了些许遗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热心奖章 优秀版主勋章 论坛纪念章 文笔秀才

沙发
发表于 2014-10-21 21:11:15 |只看该作者
辛苦,就是太长了。李老师下次发的时候,内容减短一点,不然让人看着有眼花缭乱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论坛纪念章

板凳
发表于 2014-10-22 13:43:26 |只看该作者
谭俊 发表于 2014-10-21 21:11
辛苦,就是太长了。李老师下次发的时候,内容减短一点,不然让人看着有眼花缭乱的感觉{:smilies_yell ...

呵呵,这么长的文章我也是软件“朗读女”帮我读,否则眼镜会花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 陕ICP备12000739号-1 )

GMT+8, 2025-1-12 08:03 , Processed in 0.0211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影中国 | 老电影与音响 X2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