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影老艺术家刘世龙因病去世 享年87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活跃会员 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5:16: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庆中华 于 2017-9-28 15:24 编辑

    2017-09-28 11:27:47 来源: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重庆)
9月28日,长影集团发文称老艺术家刘世龙因病去世,“我们很悲痛地通知大家,抗战老兵、长影老艺术家、全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世龙老师,因病于2017年9月27日23:20分在长春与大家永远的说再见了,‘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银幕上那位英雄儿女,永别了!


9月16日,刘世龙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刘世龙最成功的代表作,是影片《英雄儿女》中王和《刘三姐》中阿牛这两个形象。在长影电影《英雄儿女》中,刘世龙曾扮演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经典台词,使刘世龙火遍全国大江南北。他塑造的王成,一方面是热情、质朴,充满活力,体现深挚的兄妹情、战友情、父子情;另一方面是坚毅、果敢,在独自一人坚守阵地直至牺牲的剧情中,刘世龙的演淋漓酣畅,将人物的精神境界升华,感人至深。而在《刘三姐》中,刘世龙用生活化的表演,突出刻画了阿牛善良憨厚的性格,深受观众的喜爱。
刘世龙还是一位抗日战争的老兵。1930年,刘世龙生于安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父亲在1938年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姐姐也随父参加革命,母亲主持农村妇救会,刘世龙家一度成为党的地下联络站。世龙9岁时就进入苏鲁豫抗日根据地萧县宣传队当队员,后相继任新四军抗大四分校总务科勤务员、联合中学黎明剧团演员。1941年转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萧县、铜县抗敌总队任宣传队队员,继而调新四军四师九旅任奋斗剧团团员。
1943年至1945年在萧铜办事处担任交通员、通讯员,并入抗属小学读书。抗战时期参加演出过独幕话剧《老太太觉悟》(饰小孙子)、《抓壮丁》,歌剧《小放牛》《大成参军》,化装演唱《流亡三部曲》及舞蹈《快乐舞》、《空军舞》、《陆军舞》等。
据新民晚报报道,此前,刘世龙有过两次婚姻。1954年,他与一位同学结婚,最终因感情不和,于1962年离婚,儿子刘小龙随他生活,长大后入伍从军,不料1990年死于车祸,年仅36岁。刘世龙第二次婚姻非常甜蜜,妻子莽双英是蒙古族舞蹈家,曾担任吉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他们于1966年5月1日结婚,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但不幸的是,莽双英突患白血病去世。

后来,2003年6月17日,39岁的常家瑞和当时73岁的刘世龙手挽手走上了红地毯,收获了一份非常时期的“非常爱情”。

﹝以上文章转之“故园怀旧论坛”作者
shgana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活跃会员 宣传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9-28 15:20: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庆中华 于 2017-9-28 15:39 编辑

1964年 《英雄儿女》青春消逝 犹记烽火【2004年11月04日10:00 新京报】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没有人不记得英雄王成这句紧迫而决然的呼喊,这句电影里的台词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青春少年的成长,他们在对英雄的向往中走过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摄制的这部影片不仅留下了经典的台词和激动人心的电影插曲,也在黑白胶片上深深镌刻下英雄主义的烙印。


  口述影像:一生中最大一件事就是演王成
  回忆起40年前的那部《英雄儿女》,刘世龙感慨万千:“干了一辈子演员,演王成是一生中最大的一件事。”当年长影厂让他演“王成”,还经历过一段很周折的过程。
  刘世龙9岁时父亲便把他带到部队,参加县宣传队的儿童团,他也参加过剿匪、指挥过战斗。1951年他被部队送到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进修学表演,碰上部队来选文艺干部,被推荐到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成为第一批学员。1953年秋毕业,分到长春电影制片场任演员。刘世龙曾在不少影片中担任次要角色或群众演员,要说主角,还是1960年在《鸿雁》中扮演雷锋式的人物模范乡邮递员李云飞,引起影坛的注意。紧接着刘世龙接受导演苏里邀请,在《刘三姐》中饰刘三姐的情人阿牛哥。1964年长影投拍重点剧目《英雄儿女》,导演武兆堤在选择男主角王成时,首先请剧团提出推荐人选,剧团提出了两个人,武兆堤感觉都不太理想,提出要刘世龙出演这个角色。此前他曾经去参加电影《黄继光》的选角,结果没选上,心有不甘,而《英雄儿女》选角开始时,他却不再争取怕再次落选。当时厂领导也并不同意导演的决定,认为刘世龙的形象就适合演一个配角小兵。导演还是坚持试用,并对刘世龙说:“王成就是你,你要给我演好,你要再到部队去当兵。”刘世龙表示:“不蒸馒头争口气”,后来就到长春郊区他原来所在部队16军某部下连当兵。3个月后,导演武兆堤看到刘世龙身上的英雄气质很满意。
  正式开拍了,刘世龙仔细读了文学剧本和分镜头本,并反复体会了“导演阐述”中对人物的要求,并对重场戏的表演层次、动作都作了充分考虑。单是拍摄王成冲过炮火硝烟的镜头,就吃尽了苦头。走场时,不点燃火药和烟幕弹,只注意奔跑路线,这倒比较容易做到。可到了实拍,刘世龙就要在不断有爆炸、遍地燃烧的火海里冲过去,跑了一遍,眉毛就烧光了,头发也被燎去一片,胳膊烧出了很多大泡,疼痛难忍。一遍不行,再来第二遍。这样每天拍戏结束时,别人身上都干干净净,而刘世龙却满身硝烟未散。就在这样危险的拍摄中刘世龙扮演的“王成”成为了银幕上的英雄。


  口述影像:刘尚娴:一个鲜活的偶像
  《英雄儿女》的剧组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演员时,上海姑娘刘尚娴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只有22岁。一天,导演谢晋到北京电影学院选演员,正巧赶上刘尚娴实习拍《北京人》去道具库借道具,一个照面,谢晋便认定眼前这个有点羞涩的姑娘是“王芳”最合适的人选,很像武兆堤和毛烽所要找的那种女演员。因为擦身而过,所以连名字也没有问,他们只好挨个屋找。当他们走进一间女生宿舍时,看到一个姑娘正在往床上放东西。武兆堤和毛烽眼前一亮,谢晋也看清正是看到的那位姑娘。


  有意思的是在2002年的一期《大众电影》上一位读者写了一篇非常深情的文章,表达了少年时的他在“文革”时期观看《英雄儿女》时的真情实感,并对银幕上的“王芳”微妙的感情。摘选其中经典话语:“那时的女人除了头发是一种无污染的性别标志外,所有的曲线都深锁在肥大的外套里。她们是女先进、女队长、女书记、女英雄……而唯独不是女人。横眉竖眼、怒火喷烧是她们的常规武器,偶尔对战友的淡然一笑,也革命得跟蒸馏水一样,透明而没有气味……后来我认识了你———《英雄儿女》里光彩照人的王芳!我们相遇在队里的场院上。朝鲜的山洞开着金达莱,摇曳的青松上挂着军装的碎片,扬声器里隆隆的炮声牵着少年的热血奔跑在烽火硝烟里,你突然悠着两只小辫子款款走上高地,也走进了我们的梦。尽管机枪还在扫射我们已听不见了,只听见心跳的突突声……我们看见了一个鲜活的女人,我们看见了一个偶像。”
  刘尚娴特意回信表示“谢谢你们没有忘记遥远时代的一部老影片……我和无数的同龄人一样,度过那个时代,滚进多次运动,历经风风雨雨,青春也消失在风雨中。所以,虽然还剩有“愿望”,但因没有了“翅膀”,也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世界风云1964年



  1964年,安东尼奥尼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红色沙漠》,他在片中创造性地运用色彩作为影片的一个元素。

  1964年,凯瑟琳·德纳芙拍出成名作《秋水伊人》,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并稳居法国影后地位达30年。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的论调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被广泛的模仿。

  电影笔记

  英雄及其背后

  按照“温、良、恭、俭、让”的标准来判断,这实在不是一个“君子”的年代了。似乎惟有做大了才能做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事,得闹出点动静,没事,也得闹出点动静,否则就无法让别人记住你。有大牌,就要吆喝成超级大牌;没有大牌,也要想方设法傍上大牌混个脸熟。大牌的特点是,标榜个性,反对程式。反对喊口号的英雄形象。

  在这些“程式”化的英雄形象中,口号喊得最响亮的一位,是《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在电影开始后第十七分钟,他举着爆破筒,说了一句“向我开炮”的豪言,和鬼子同归于尽了。在这一刻,所有的视听语言都为这个英雄形象服务。堪称“程式”经典。虽然抗美援朝的时候说过这句话的确有其人,也算是源于生活。不过如此振奋人心的东西,恐怕也是今天的导演编剧们不敢轻易使用的素材,思前想后地顾虑观众们不买账。如此不生活化不具体化的英雄岂不显得他们连同大牌演员们都很肤浅?



  《英雄儿女》的人马似乎没有这种顾虑,虽然其中不乏真正的大牌。电影剧本改编自大牌巴金的《团圆》。而这部作品,完全是他在朝鲜战场上泡出来的。虽然这老书生没有真刀真枪地耍过,可在朝鲜的那些日子,还真的是冒着随时被炸飞的危险奔忙在第一线。至少有一次,他坐的车翻到了沟里;还至少有一次,他是在另一条沟里浑身滚满了泥最后才上了一片高地的。回想起中学课本上巴金戴着眼镜一副江南小书生的模样,以及豪门恩怨式的系列作品,就怎么也无法和战场联系在一起。这段光辉灿烂的书生从戎史,反倒被大家忘记了,在创造英雄的背后,站着一位大牌。

  查了查,《英雄儿女》当年的演职员里好像还真没有让人跌眼镜的大牌,可不缺少教父级的人物。从导演到摄像再到一军一民两位老父亲,都是根红苗正“进城”前的老革命。不计年纪和学历的话,导演武兆堤都能称得上是个“海归”了。各个有经历有故事。就是不甚有名。时至今日,让我们印象最深的,除了英雄王成之外,反倒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刘尚娴扮演的王芳。刘当年也是面临毕业的学院学生,初出茅庐的孩子,圆圆脸大大眼,好看得很。演完电影就进了八一厂,完美得紧。按今天的标准,就缺点绯闻了。

  都说以前机制太死,机会太少,新人不易出头,其实相比起来,这话还真得重新检视。《英雄儿女》里有假唱,那是王芳的一曲《英雄赞歌》,空政歌舞团张印哲的原唱,刘尚娴不过对个口型———虽然情绪激昂,拍片的时候刘是真的和着唱过。

  然而当年不兴捧明星,虽然在全军会演中能受赏识,张印哲的名字确和电影拷贝后面的演职员字幕无甚瓜葛。



  几十年一直低调处理,没沾《英雄儿女》什么光。据说有记者寻访过《英雄儿女》的人马而未果,真让人对这记者的能力起疑。换个角度去想,习惯了没事找事自己跑上门来自我曝光的各色人等的记者,也许真的不太适应《英雄儿女》们的君子气度,就像真的英雄永远生活在大众中一样。沈东

  采写/整理:本报记者张悦

  策划:本报娱乐新闻部学术顾问:陈山、郝建、陆弘石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勋章 器材收藏奖章 DIY能手奖章 器材大使 文笔秀才

板凳
发表于 2017-9-28 20:10:15 |只看该作者
刘世龙老师您一路走好,永远怀念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勋章 器材收藏奖章 DIY能手奖章 器材大使 文笔秀才

地板
发表于 2017-9-28 20:11:23 |只看该作者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17-9-29 09:32:45 |只看该作者

刘世龙老师您一路走好,永远怀念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6#
发表于 2017-9-29 12:13:18 |只看该作者
王成的英雄形象,永留人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优秀版主勋章 论坛纪念章 活跃奖章

7#
发表于 2017-9-30 10:10:02 |只看该作者
你是我最喜爱的表演艺术家,是我最敬佩的英雄王成,向刘世龙老师致敬!!!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7-10-4 17:20:10 |只看该作者
永远的王成,永恒的记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9#
发表于 2017-11-2 20:04:30 |只看该作者
良好的形象,会永留心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 陕ICP备12000739号-1 )

GMT+8, 2025-1-25 22:57 , Processed in 0.0243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影中国 | 老电影与音响 X2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