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地道战》的传奇导演-任旭东(一)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23:31: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旷野飘雪 于 2015-2-24 23:54 编辑

        ‘旷野飘雪’注:在新华网上《传媒在线》栏目,2006年1月4日发表了一片文章。名为《导(地道战)的传奇导演》,介绍了导演任旭东。其实。在我个人从小看到现在的胶片电影《地道战》中,从没见过演职人员表,都是毛主席语录之后出片名,片名完了,故事就开始。所以对导演等幕后英雄了解甚少。现粘贴于此,供大家参考。
以下正文:

导《地道战》的传奇导演


        电影《地道战》的拷贝累计复制发行了2800多部,观看人数总计超过18亿人次,目前正在申报单部影片发行量、观看人数吉尼斯世界纪录。60年前,《地道战》的导演任旭东浑身是伤伏卧在不知叫什么地方的战壕里,随时准备扑向前方的枪林弹雨。他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把战争搬上银幕,他甚至还没有见过银幕,没有看过电影;他更没有想到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今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人……

    幼年的任旭东成了孤儿,在一次次生死边缘的游走中长大成人


      任旭东是河北涉县人,出生在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下。母亲早亡,父亲被国民党军队杀害,幼年的任旭东成了孤儿,跟着祖父一起生活。
      1938年,徐向前在太行山打响了震惊中外的响堂铺伏击战,一举击毁日寇汽车180多辆,歼灭敌军数百人,焚毁、缴获敌军大量物资、装备。这壮烈的太行史诗震响在少年任旭东的心灵深处。第二年,未满14岁的任旭东投奔八路军第129师,而徐向前就是该师副师长。
      在平汉战役中,一颗手榴弹在身边炸响,任旭东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右手食指。在兰考参加陇海战役,任旭东的左臂被敌军的枪弹洞穿。在一次次生死边缘的游走中,任旭东长大成人。
    1948年底,任旭东参加了淮海战役。在位于大王庄的黄维兵团双堆集外围据点,任旭东遭遇到他生命中最为惨烈的一战。整整4天拉锯式的激战,双方的伤亡不计其数。冬日的冻土被滚烫的鲜血融化了一遍又一遍,敌军甚至已经在用被冻硬的尸体堆砌工事。大王庄距离黄维兵团司令部最后盘踞的双堆集核心工事不到2公里,打下大王庄,就等于把明晃晃的利刃架在黄维的脖子上,而要拿下这一战,就必须用血肉之躯去与三辆横冲直撞的坦克搏斗。司令部作战参谋任旭东跳出来,准备带领火箭筒班跟坦克正面交锋,却被团长一把拉了回来。坦克最终被炸毁,然而冲上阵地的战友们一个也没回来。对于他,那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鬼门关前回头,但却是最令他震撼的一次。这年任旭东22岁。
      战争胜利结束了,当“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逐渐幻化成书本上一个个平面的词汇,可能只有任旭东这一批老战士才真正体会得到,胜利的路上每一分荣誉来得都是如此的沉重。或许就是从22岁那年开始,军人深沉的使命感和悲壮的荣誉意识就重重地压在他的肩头。

从电影最低的起点走到辉煌的高峰,任旭东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


    战场上,任旭东曾经听说过,日本人有一种叫“电影”的东西。1949年8月,任旭东在南京花了两角钱,走进一家电影院里,第一次见到了真的电影。当活生生的人在银幕上动起来、开始说话的时候,任旭东“纳闷大发了”。电影刚一结束,早已坐不住的任旭东一路摸到放映室,找到放映员问:“你这是怎么弄的?”得到的答案却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当然,如果没有任旭东后来的作为,这一幕将会如同在白昼划过天空的流星,永远不会被人记起。然而,任旭东后来居然“弄”起了电影,而且一“弄”就是一辈子。
    21世纪的今天,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了政府级大奖——华表奖的得奖“大户”,几十尊熠熠生辉的金“华表”在厂史陈列馆的特别展台上,耀眼得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去读取哪一尊后面的故事。在无数的奖项背后,不知是否有人能够记起为八一厂拿下第一枚奖章的那位功臣竟然是个“触电”仅仅3年的年轻导演!
    1952年,八一厂因为需要拍摄一批军事影片而从部队征调干部,行伍出身的任旭东在参战前曾经念过4年书,参军后又上了3次学,在当时也算是个小知识分子,加上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自然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于是,他与一批来自部队文工团的骨干一同被选送进厂。对于任旭东,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境遇。修炼了十几年枪炮功夫的任旭东,在这个文艺单位是无论如何也施展不开了。而新的工作、新的专业,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
    初入厂时,厂里组织专家对这一批即将涉入影坛的“新兵”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任旭东遂得到机会彻底弄清第一次在电影院里惹得他眼花缭乱的声光“魔术”,究竟是“怎么弄的”了。仅仅3个月以后,导演任旭东拿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班进攻》。
    1955年,年仅30岁的任旭东所导演的军事教学片《边防连警卫》为八一厂赢得了建厂以来的首枚政府颁发的优秀影片一等奖奖章,这就是今天华表奖的前身。从对电影完全陌生到以导演身份获得国家级大奖,从电影的起点走到辉煌的高峰,任旭东只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为此,他当然有资格在自己的书里自豪地写道:“来厂时,虽然我对电影一窍不通,但是我能把‘军事题材’演绎成一部部影坛佳作”。来自苏联的顾问看了《边防连警卫》,连连称赞:“这个片子是故事片的架子,这个导演应该去拍好的故事片!”只是,任旭东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都把他架构故事片的才华发挥在军教片上,那是他所熟悉的、热爱的体裁,凝聚了他十几年征战的血泪和汗水,是他为自己划定的舞台。
    就在这时候,任旭东却遭遇了他走进八一厂后最大的一件伤心事:50年代军队整编,八一厂的军人曾一度面临集体转业的命运。在厂里,任旭东一直被称为“任营长”,这是他进厂前在部队担任的职务。听到转业的风声,“任营长”大惊之余拍案而起,坚决要求回到部队去。相对于电影来讲,战场带给他的光荣与梦想是绝对无法替代的,少年从军的他难以想象,一旦脱下军装将何去何从。如果不是总政最后批准保留了包括任旭东在内的一批干部的军衔,或许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任营长”真的回到了部队,电影史上将不会出现《地道战》这部传奇般的佳作了。

早在1945年9月,任旭东就亲自指挥过一场地道战


    总参谋部指定八一厂拍摄民兵传统教学片《地道战》还是1963年的事情。由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形势,使这部教学片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它的文学剧本创作组包括八一厂编导任旭东和工程兵动员处处长潘云山,参谋王俊益、徐国腾等人。各方面的人才都齐备了,剧本创作却几度陷入困境,多次推翻重写,连八一厂的专业编剧所写的剧本都没能通过厂长审查,《地道战》的前期创作进入了山重水复的地步。
    一晃两年过去了。《地道战》领导小组组长彭绍辉副总参谋长指示:“1965年必须完成制作,不能再拖下去。”紧要关头,半路出家的任旭东从厂长手里接过了沉重的担子。20多天的拼命奋战,任旭东写剧本累出了腰椎间盘突出,躺在病床上干了好多天,可是交出的初稿还是没能通过初审。厂长陈播要他强行“起飞”:“没有本也要拍,边拍边写,边写边拍!”说到这一段往事,任旭东依然是他一贯的语气:“他了解我,知道我有临场发挥的才智。”
    1948年7月,在攻克襄阳的战役中,第2野战军6纵队46团的侦察参谋任旭东,曾经有过一次临场发挥的精彩表现。当时的一营突入到襄阳敌军炮阵地,一举俘虏一个炮兵连,并缴获了四门迫击炮。这时候,整个襄阳城只剩下一股顽敌还盘踞在晨鼓楼中。鼓楼结构坚固,我军久攻不下。任旭东命令俘虏来的炮兵连长开炮轰楼。迫击炮是曲射炮,而敌军所据守的鼓楼距离炮阵地只有100米远,炮轰鼓楼几乎是不可能的,俘虏连长断然拒绝:“这不符合教范!”炮弹杀伤范围太大,即便击中鼓楼,也可能会伤及自身。任旭东用枪戳着俘虏连长的头:“我的命令就是教范,给我轰!我就站在你边上,炸了你也跑不了我!”于是,炮火之中,他们眼看着炮弹出膛向天飞去,又几乎是沿原路落下,正炸在前方鼓楼天井之中。一阵惨叫哭嚎之后,鼓楼中挑出了白旗。“一炮定襄阳”正是任旭东临场发挥之下的得意之作。作为他的领导,陈播自然深知这段往事,冒险把《地道战》全盘托付给他,自有道理在其中。其实早在1945年9月,任旭东就亲自指挥过一场地道战。当时他还是个年轻连长。为了端掉一个拒不向我军缴械的伪军据点,我军付出了伤亡代价。一个来自河北的战士提及了冀中平原民兵开展地道战的故事,于是任旭东果断下令将地道挖到敌军炮楼下,并埋设炸药。冲天的火光、尘烟之中,炮楼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土坑,敌军的工事随之瓦解,亲自指挥作战的任旭东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地道战的威力。本身就是河北人,多年征战于当地,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战斗背景几近了如指掌,再加上1963年以来深入到冀中平原的高平村、焦庄户等地进行了扎实的采访,任旭东是绝对有理由对自己的能力具备信心的,自然当仁不让。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要操作剧情的时候,任旭东才发现手中掌握的那点资料远不足以支撑一部被寄予厚望的影片。他当年指挥的那场地道战,只是利用一条简单的地道作为埋设炸药的掩体,而冀中平原享有盛誉的地道网已经所剩无几,可以利用的现成素材几乎为零。他说:“没想到地道战虽然名声很大,但真正成形的东西太少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电影中国|老电影与音响 ( 陕ICP备12000739号-1 )

GMT+8, 2025-1-10 21:57 , Processed in 0.02104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影中国 | 老电影与音响 X2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