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架上满是黄坚新收藏的胶片电影。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伴随均匀的嗒嗒声,白色幕布上投映出一幅幅黑白画面,屋里回荡着冲锋号声,一股浓厚的怀旧气息迎面而来。在胶片电影爱好者黄坚新位于布吉一村东兴楼的家中,从《雷锋》到《东方红》,从上世纪50年代的“乌克兰”型16毫米胶片放映机到70年代的“南京”牌35毫米移动式放映机,23台放映机、600多部国产老胶片电影,被分门别类地放置在卧室、客厅的铁架和地上。人们置身于此,仿佛穿梭在一条老电影的时光长廊中。
◆钟情国产老胶片电影腾出一套房来收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人的娱乐生活很贫乏,那时电视尚未普及,看电影成了倍受追捧的娱乐活动。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在那个年代长大的人,都对胶片电影保有一份特殊的感情。1965年出生的黄坚新也是如此。生产队每个月一场的露天电影,成了他儿时难忘的回忆。听着放映机里胶片“哒哒哒”的转动声,他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激动和满足。
大学毕业后,黄坚新就职于布吉街道某银行,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或许是不甘于生活的平淡,玩乐器、录制歌曲、收藏胶片电影成为他业余生活的调剂品。黄坚新告诉记者,电影公司刚改制的那几年里,有很多电影厂倒闭了,大量库存的影片和旧放映机都被当做废品处理掉。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老电影有着深深情结的国人,纷纷闻风而动,开始收藏胶片电影和相关设备。“我记得当时淘了很多废胶卷,买回来才发现根本放不出。”随着对购买胶片电影越来越有经验,仅2005-2006两年时间里,黄坚新就买了200多部胶片电影。“只要看到就买,买回家就拆洗,看到好多胶卷夹绣了,我就一个一个取下来用磨砂打磨,然后喷漆,重新放置保存。那时候除了上班,其余时间都在做这个事,如果得到了一批好片,就会通宵研究。”家里的居住空间也被一批批老式胶片逐渐压缩。过了几年,黄坚新索性将这套房腾出来,专门留给心爱的胶片电影。
◆望在深圳成立博物馆 传承发扬电影文化
黄坚新收藏的600多部老胶片电影,大致可分为“二战”、农村、科教、喜剧等题材,胶片宽度从16毫米到35毫米不等。在新中国面世的10多部胶片动画电影中,黄坚新就收集了5部,分别为《猴子捞月亮》、《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半夜鸡叫》、《阿凡提》。此外,他还收藏有《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等众多纪录片,以及《阮玲玉》、《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刘三姐》等大量国产老影片。
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日益成熟,胶片电影逐渐淡出了银幕。“电影胶片每拷贝一次便磨损一次,如果不加以保护,总有一天这些珍贵的影像会消失无踪。这就好比我们的历史,只有加以传承才能有未来。”黄坚新说,在深圳有20多名老胶片电影收集爱好者,他们成立了“深圳老电影公社”,并应一些公益组织的邀约,去各区放映老电影。“我们希望能在深圳成立一家老电影博物馆。在这家博物馆里,人们能观看老电影、参观相关物件,并从中了解博大精深的电影文化、历史等知识。”